2月4日,在凤凰网财经与东北证券联合发起的“2023(首届)长白山高峰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中国消费增速呈现逐年下降之势,启动消费增长是一项艰巨任务。谈及原因,李扬认为关键问题显而易见,“居民收入上不来,消费从何而来?”
李扬从三方面做出了具体解读。他表示,一是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不快;二是居民的债务负担很高,偿债压力较大;第三,是由于疫情反复,从根本上侵蚀了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基础,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李扬指出,中国居民的负债太高了,“2020年,我国居民的‘债务余额/可支配收入’为137.9%,同年,我国居民的‘债务还本付息额/可支配收入’高达15.0%。而美国的数据分别为95%和7.5%。也就是说,我国居民赚100块钱,要拿出15块还债,如果算上房贷负债,可能‘债务还本付息额/可支配收入’要超过50%。”
“所以,要启动经济、提振消费就要让居民有钱,即便没有钱也要让居民敢借钱,但现在这两个情况都不满足,也就阻碍了我们相关政策的有效的实施。”李扬进一步说道。
以下为李扬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我们长白山高峰论坛的第一届,所以首先是要预祝我们这个论坛圆满成功,同时也预祝我们这个论坛能够永远常青。
我看了一下我们这个主题,我们定的叫春暖花开。与我自己定的主题恰好不谋而合,我用的是唐朝的诗人刘禹锡诗中的一句话,叫做“病树前头万木春”,大家知道前面一句叫做“沉舟侧畔千帆过”,意思是一样,但是似乎春暖花开比较像轮回。而“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有死亡,也有新生。所以可能更积极一点。
在这个题目下我想两个要点,一个是我们前面说的病树,再说后面的万木春。过去的时候大家可以说是困境,确实是困境。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下,首先看消费,消费我们用一个曲线非常清楚的刻划了消费的发展。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大的,我着重要指出的就是说中国的消费,所以一再呼唤之下并没有能够起的来,原因其实还是很复杂的,主要是三个。
第一个原因没有收入。大家消费,而且消费主要是居民的消费,如果说居民的收入上不来,消费从哪儿来呢?
第二就是债务。中国居民我们应当说传统上是不负债的,但是自从上个世纪末中国启动了房地产市场之后,中国居民就一改传统的习惯,高消费,而且是高负债。大家也都知道在2015年中央起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三去一降一补,三去中就有去杠杆,而去杠杆的重点是居民的杠杆,负债太高了,那我们就给了一组数据,2020年我国居民有很多的衡量,但是这个是最准确的衡量,就是说居民的债务余额,对他的可支配收入的比是137.9%,孟总昨天问我,我所在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我们作为国家智库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其中有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我们连续的编发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这里面有无数多的数据,可以延伸出无数多的结果来,这就是结果之一。但是我们有时候对外公布不那么公布,大家有兴趣可以看,每个季度都有金融的,每年都有实体经济的。
这个比我们简单这么说的话大家可能没有感觉,那么做一个比较。美国多少呢?美国在同年95%,我们比美国要高的不少,都说美国人是寅吃卯粮,那么中国的居民看来在这方面也迎头赶上了。那么这个数字可以再延伸成一个流量数字,这个是个存量数字。所谓流量数字就是当年,既然有负债,当年就会还本付息,那么你的还本付息额占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是多少呢?15。这也是非常高的,这100块钱有15块钱要还债,有一些房奴肯定是不止这个,50%都有可能。那么我们也比较一下美国是多少呢?美国7.5,就是我们的一半。
所以这个数字以及比较就告诉我们,中国的债务问题应当说很头疼了。所以你要起动经济,要让居民有钱,他如果没钱你要让居民敢借钱,那么现在这两个情况都阻碍了我们这些政策的有效的实施。
第三个原因是疫情的繁复。大家怕了,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疤痕”,这个新的概念现在国际上很流行,就是大家搞怕了,不敢伸开膀子大干。这是第一个消费,所以我们不止是要指出消费疲弱的现象,还要指出它的原因,那么这些原因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的话,消费其实是很难像我们理想的那样起动。
-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
万科 世茂集团 中南建设 中国奥园 中国恒大 中国金茂 五粮液 佳兆业 保利 保利发展 华侨城 华夏幸福 华润置地 四川 四川路桥 国家统计局 央行 富力地产 恒大 恒大地产 成都 房企 招商蛇口 新城控股 新希望 旭辉控股 时代中国 正荣地产 汤臣倍健 海底捞 碧桂园 绿地控股 花样年 蓝光发展 融创 融创中国 重庆 金地集团 金科股份 银保监会 阳光城 雅居乐 龙光集团 龙湖 龙湖集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