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3月17日讯,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0960HK)披露2022年度业绩公告,2022年全年,龙湖集团合同销售额为2015.9亿元,对应销售总建筑面积为1304.7万平方米,营业额同比增长12.2%至2505.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243.6亿元,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影响后的股东应占核心溢利同比增长0.5%至225.4亿元;毛利额为530.4亿元,毛利率为21.2%;核心税后利润率为12.3%,核心权益后利润率为9.0%。
2022年,龙湖净负债率为58.1%,在手现金为726.2亿元;综合借贷总额为2080.1亿元,平均借贷成本为年利率4.10%;平均贷款年限为6.67年。
龙湖集团主席陈序平表示,龙湖商业已在全国32座城市累计获取139个项目,稳步推进在高能级城市的网格化布局,在带动区域升级的同时,更能满足消费者对高频、体验式消费的需求;同时,龙湖冠寓紧盯核心城市中年轻客群的品质租赁市场,已开业超11万间房源,不断贡献盈利,运营业务将持续提升经营收益和资产回报,并产生正向经营性现金流。
对于“完成交班后,吴亚军目前在公司角色如何”的问题,陈序平表示,吴总是我们最大的股东,并且她作为集团战略顾问,也会提出非常宝贵的意见,未来她会坚定支持龙湖管理层。
2023年采用弹性供货策略 以实现业绩增长
业绩会上,地产航道总经理张旭忠称,去年全年龙湖提供了3500亿元的供货,最终实现了2016亿的签约额,大概的去化比是在58%,当然这里面还受到了疫情一定的影响。
“今年按照目前的运营节奏安排,考虑到未来还会获取新的项目,按照可能会达到65%以上的去化率计算,今年相比去年会稳中有升。”
张旭忠补充道,“再一个是我们今年还会采用一个相对弹性的供货的策略,根据市场的变化来不断地回顾和调整相关的销售策略,同时我们也会根据每个城市的不同,采取一城一策的方法。目的也是能够平衡好这种量价关系,同时能够做好我们的货值管理,最终实现一个有质量的增长。”
楼市出现分化,并非所有城市都在同步回暖
地产航道总经理张旭忠表示,2月份龙湖全口径销售是174亿,同比增长了86%,环比增长了61%,从龙湖重点关注的47个城市来看,并非所有的城市都在同步回暖。
总体来看,一线城市和高能级的一些二线城市相对来讲比较稳定,1-2月份,杭州、成都、武汉、西安等城市签约成交金额整体同比上涨了20%,相对能级比较低、比较弱的城市还是继续在承压,如常州、大连、绍兴、台州等城市,成交金额是下跌了超过20%。
在回答年度目标时,张旭忠表示,今年还会采用相对弹性的供货策略。去年龙湖实现了2016亿的签约额,大概去化比在58%,按照目前的运营节奏安排,以及未来获取的新项目,预判今年去化率可达65%。
商业:全年开业15座商场 2023年已无境外债到期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介绍称,商业投资方面,全年如期开业15座商场,12座重+3座轻,截止2022年底一共有76座商场运营,目前在手商场数量139座,储备充足。
截止2022年底,长租公寓品牌冠寓已经开业11.6万间房源,开业6个月以上的房源出租率91.1%,龙湖智创生活在去年年底在管面积超过3.2亿平方米,毛利率超过34%。
赵轶提到,在波动的市场环境中,集团时刻保持低杠杆、安全现金流,提前布局偿债计划,2023年已无境外债到期,期末的集团平均借贷成本4.1%,同比继续下降,帐期为6.67年,外债占比进一步降低5个点至23%,其中有98%的外债已做汇率掉期,助力集团抵御风险,穿越周期。
土地:坚持以销定支 保证安全性
土地市场计划方面,地产航道总经理张旭忠表示,今年的拿地策略依然会坚持两个方向。
第一,龙湖的土地储备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我们还是会坚持以销定支,同时会主动地把握好投资的节奏。第二,公司依然会严守我们的投资刻度,尽可能地优中选优。
具体来说,一个是在城市的聚焦方面,我们会坚持按照我们的20个主力城市和14个机会城市来布局,重点就是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合肥、苏州、南京、西安等重点区域,聚焦在这些城市的核心区域,能够确保周转率和利润率。
在投资额方面,我们坚持以销定支,同时我们拿地的投资额会跟我们的销售回款能够动态的匹配,能够更加保证盘面的安全性。
债务:保持2080亿总数不变 同时适度减少境外融资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提到,2023年龙湖的债务会保持在2080亿元这个总数不变,但是在结构上会进一步做一些优化。
“一方面会加大国内的银行融资,目前我们是有很多资源的,同时我们的经营性开发贷也会加大,还会适度减少境外融资,美元可能下降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行业最优的短债比和行业最优的现金覆盖倍数,让龙湖的现金流盘面和债务结构能够应对行业的周期。”
“我们也关注到现在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直接融资、债券市场,都还没有完全恢复,对民营企业的收益率还是偏高,我们也是保持适度的观望,也相信一定会恢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但是我们在资金计划上也做了多重的准备,即使它恢复得缓一点,我们其它的融资渠道也能顶上,如果它能恢复,我们就能更加主动地选择,锦上添花。”
赵轶表示,总的来说,觉得过去几年龙湖穿越周期的一个很大的利器就是龙湖的债务结构,未来公司会继续保持债务结构的优秀,保持融资的主动性,保持融资成本的绝对竞争力。
万科 世茂集团 中南建设 中国奥园 中国恒大 中国金茂 五粮液 佳兆业 保利 保利发展 华侨城 华夏幸福 华润置地 四川 四川路桥 国家统计局 央行 富力地产 恒大 恒大地产 成都 房企 招商蛇口 新城控股 新希望 旭辉控股 时代中国 正荣地产 汤臣倍健 海底捞 碧桂园 绿地控股 花样年 蓝光发展 融创 融创中国 重庆 金地集团 金科股份 银保监会 阳光城 雅居乐 龙光集团 龙湖 龙湖集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