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文轩图库
近日,渤海银行(09668.HK)披露2024年财报,其零售业务收入下降达45%,亏损27.87亿,尽管2024年渤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归母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3.44%。
渤海银行是第一家自2000年来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现称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股东发起设立。
从2024年整体营收数据看,渤海银行去年“成绩”还不错。但,具有危机意识的渤海银行在降本增效相关措施上下了“苦”功夫。
去年其营业支出下降了2.09%,其中职工薪酬下降0.08%,其他营业支出下降4.62%,成本收入比39.01%,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对此,渤海银行表示,“持续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不断优化分支机构建设、网点运营、管理支出等方面管控措施,稳步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尽管去年渤海银行营业收入增长,但是不影响职工薪酬的下调,正如渤海银行所言:要树立过苦日子的思想。
不过,近年来随着城商行竞争激烈,受经济波动,不少上市银行提及“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薪酬机制。
文轩财经不完全统计,有近10家上市银行公告了追索扣回的具体金额,合计超过1亿元。
渤海银行2024年追索扣回612人绩效薪酬2403万元,人均高达3.9万元,追讨力度整体最大。
相比过去几年,渤海银行2024年的追索扣回总额、追索人数均有所上升,但人均金额下降。2022年、2023年,渤海银行人均追索扣回金额一直保持在4万元以上,分别为4.76万元、4.7万元。
在2024年的财报中,渤海银行公司董事长王锦虹致辞表示,2024年是渤海银行“进”的一年,该行整体经营稳中有进、稳中有质,高质量发展不断走深走实、成效持续显现。
2024年确实是渤海银行营收与净利扭亏的一年,实现业绩的反转。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渤海银行的营收分别下降9.35%、5.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29.23%、16.81%。
具体看,2024年渤海银行利润是如何实现逆转的?
在年报中,渤海银行表示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原因是营业收入增长与降本增效持续深入。渤海银行的营收增长依靠的是非息收入,尤其是投资收益。
2024年,渤海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155.42亿元,同比下降11.92%;非利息净收入达99.39亿元,同比增长了35.20%。
非利息净收入中,渤海银行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9.74亿元,同比下降25.63%;其他非利息净收入达69.65亿元,同比增长107.76%。
其中,交易收益金额增长了87.47%,金融投资净收益增长了116.13%。
2024年全年,渤海银行的总资产达18438.42亿元,同比增长6.41%,过去3年,渤海银行合计处置的不良资产达700多亿。
抛开零售业务和资本市场的表现,从上述数据看,渤海银行2024年给出的成绩单确实还算不错。
显然,渤海银行零售业务目前却面临大额亏损难题!

零售表现欠佳
数据显示,2024年,渤海银行的零售业务实现收入46.08亿元,相比2023年下降37.76亿元,下降了45%,税前利润亏损27.8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全国10家已经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中,9家披露了2024年财报,9家披露财报的股份制银行中,渤海银行零售业务去年的营收和利润垫底,也是唯一一家零售利润亏损选手。

渤海银行个人消费贷情况
另外,近年来渤海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增长,个人消费贷规模的缩减,导致渤海银行在零售业务上的表现欠佳,此前渤海银行就针对零售业务做了系列调整。
早在2017年,渤海银行就制定了零售转型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发力消费金融业务。据公开报道,渤海银行与微众银行、蚂蚁金融、度小满等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进行互联网金融消费贷的业务。
业绩拉升效果也立竿见影。
来自渤海银行的财报,2017年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为88亿元。2020年渤海银行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同年,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达1126.98亿元,3年时间增长了11倍之多。
其后随着零售业务的调整,渤海银行在零售业务上再次步入低潮。
2021年开始,渤海银行开始压降个人消费贷规模。2021年至2023年,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从1037.38亿元下降至759.37亿元。
2024年,渤海银行的个人消费贷规模为375.12亿元,规模进一步压缩,较2023年减少一半左右,个人消费贷规模的急剧压缩。
2024年,渤海银行的个人贷款规模为2220.27亿元,较2023年下降了507.16亿元,影响了零售业务的收入和利润。
零售业务开展受阻,势必会减弱渤海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2024年,渤海银行的个人不良贷款规模为92.12亿元,较2023年增长了30.85亿,个人贷款不良率从2023年的2.25%上升至2024年的4.15%。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达到双位数,2024年为12.37%,比2023年同期上涨7.93个百分点。显然渤海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控。
内部自身的风险把控也是渤海银行面临的问题。
渤海银行频繁被罚
几个月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苏州监管分局公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原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渤海银行”)苏州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张黎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
2025年1月初,同样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渤海银行苏州分行已被罚款40万元。
单是2023年,渤海银行罚款累计2520万元,同样在资本市场,渤海银行在股价跌去84%之后,依然不见持续向好的趋势,渤海银行急需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