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东莞证券发布了《基金行业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任命罗贻芬为公司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任命张亦超为总裁助理;合规总监、首席法务官郭小筠和此前代为履行财务总监、董秘职责的副总裁郜泽民均因工作调整,于5月18日离任且均被聘任为东莞证券高级顾问。
而就在此前的5月8日,东莞证券原总裁潘海标因工作调动原因离任,目前由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照星代为履行总裁职务。
8年副总熬成总裁,或因业绩不佳黯然离去
公开信息显示,潘海标于2004年3月加入东莞证券,曾历任证券营业部经理、副总经理等职务。潘海标自2012年起担任东莞证券副总裁,担任副总裁8年后于2020年10月升任总裁一职。
在潘海标正式上任后的第一年2021年,东莞证券还保持着业绩的正增长,但是在2022年,东莞证券的业绩就开始急转直下。
2022年,东莞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2.99亿元,同比下降37.88%;实现净利润7.89亿元,同比下降22.41%。东莞证券解释称,因为报告期内不再将原控股子公司华联期货纳入合并范围影响,大宗商品贸易收入大幅减少,另外,受市场行情影响,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且IPO项目发行承销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
2023年,东莞证券虽然跌幅收窄,但业绩表现依然不乐观。报告期内,东莞证券实现营业收入 21.55 亿元,同比下降6.26%,实现净利润6.35亿元,同比下降19.70%。东莞证券解释称主要是受市场行情和佣金率影响,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且受市场IPO 及再融资节奏放缓影响,投行业务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
东莞证券的保荐业务连续下滑成为影响其业绩的重要因素。2021年,东莞证券成功保荐4家IPO项目发行,完成2家非公开发行以及1家可转债项目,IPO业务承销规模合计35.89亿元,同比增长87.81%,创下该公司历史新高。
在2022年,东莞证券成功保荐5家IPO项目发行,完成1家非公开发行以及3家可转债项目,IPO业务承销规模下滑至15.88亿元。2023年,东莞证券成功保荐3家IPO项目发行,完成3家非公开发行项目,IPO 业务承销规模进一步下滑至4.66亿元。三年时间,东莞证券IPO承销规模从2021年的35.89亿元一路俯冲至2023年的4.66亿元。
有评论认为,东莞证券要想扭转颓势,就有必要对自身进行改革,调整管理层可能就是第一步,作为总裁的潘海标可能也因此黯然立场,让位于新一代管理层。
但是对后来者而言,接手东莞证券仍要面临不小的挑战。
合规问题面临挑战,9年IPO路漫漫
东莞证券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合规问题。在5月10日,东莞证券因作为作为泉为科技IPO的保荐机构,在持续督导履职过程中存在存在未对上市公司大额资金往来交易真实性审慎核查、未按规定完整填报2019年度现场检查报告,广东证监局决定对东莞证券及相关责任人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此前的2022年9月,东莞证券因保荐天威新材IPO项目时,存在质控负责人同时担任保荐代表人,在相关流程中未严格落实回避要求的情形,公司内控管理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原副总裁郜泽民被中国证监会出具警示函。
另一方面,东莞证券作为1998年成立的全国首批承销保荐机构之一,自己的上市之路却非常曲折。2015年,东莞证券递交了首发上市申请资料并获受理,却因为实控人杨志茂涉及行贿案件,于2017年5月其暂停IPO。2022年2月,东莞证券首发获得通过,但未拿到上市批文。2023年,东莞证券再次冲刺IPO,却又因为暂缓提交IPO申请文件中的财务资料,自2024年3月31日起IPO审核进入中止状态。
不过,东莞证券也在积极扩展业务。2024年4月1日,证监会接收了东莞证券申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材料。东莞证券此前在招股书中已表示启动基金管理子公司的申请工作,后续将适时启动香港子公司的设立工作,开展港股业务和公募基金业务。
东莞证券能否实现浴火重生有待观察。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