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丨文轩图库
最近我们作者撰写的一篇关于舍得酒业的评论文章连遭舍得酒业投诉,从上到下,火力凶猛。
舍得酒业给出的理由是,文章事实性错误与误导性描述,潜在诋毁性暗示,隐含对企业基本面的否定。最为重要的是,文章与网信办“优化营商环境”清朗行动背道而驰。
不出意外,我们的稿件肯定会出意外,被强令删除。
说来幸运,除了稿件消失,我们及作者并没有被消失,不像李东记者,因为撰写了一篇“一个死因不明的公民故事”而失联了。
很难想象一名记者的报道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浪,能够有多少违规违法,促使相关部门火急火燎的传唤调查。
这就像自媒体,敲诈勒索、故意抹黑企业的有,但要说自媒体是破坏良好营商环境的罪魁祸首难免牵强。都说批评使人进步,难不成指出问题还能让其自甘堕落,一败涂地。
这是个笑话。
再回到舍得酒业话题,作为家乡酒企,虽然早已变为资本玩物,但我们依然一心希望它积极向上,再创辉煌。
只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投资者关注企业发展和盈利情况,监管机构也会紧盯企业各种可能存在问题。
这不,上交所近期就针对舍得酒业2024年年报信息披露下发了监管问询函。
上交所对舍得酒业的关注点也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表现、业务结构及存货管理等核心问题上。
今天,我们就以此展开来看看舍得酒业的发展得失,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来源自上交所官网公开披露的《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 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等文书。
一、毛利率暴跌:控量稳价策略的“饮鸩止渴”
2024年,舍得酒业酒类产品毛利率骤降至70.93%,较2021年下滑超10个百分点,远超行业次高端平均水平(约72%)。这一断崖式下跌的核心矛盾在于控量稳价策略与成本刚性增长的冲突。
为消化经销商库存,舍得酒业对核心单品“品味舍得”实施配额制,导致经销商订货量下降28.7%。尽管此举缓解了渠道压力,却直接冲击营收规模,而固定成本(如人工、折旧)的刚性增长进一步吞噬利润。
材料成本激增,包装材料采购方式调整(经销商转公司统一采购)导致低价位产品成本上涨55.27%,200-300元价位段成本更是暴涨168.99%。
费用结构恶化,销售费用率升至21.3%(行业平均约15%),但品牌溢价能力未同步提升,促销费用增加反而稀释利润。
对比同行,贵州茅台、五粮液毛利率稳定在90%、75%以上,而舍得酒业已跌破行业次高端基准,暴露其产品定价权与成本转嫁能力的双重弱势。
二、存货危机:老酒战略的“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2024年,舍得酒业存货规模达52.19亿元,占流动资产70%,周转天数高达939.7天,而行业平均约300天,存货跌价风险与资金占用压力激增。
舍得酒业一直声称存货增长源于“老酒战略”,但基酒储存周期5年以上与市场需求疲软形成尖锐矛盾。2024年成品酒销量下降28.7%,而自制半成品库存三年增长45.6%,显示产能扩张远超市场消化能力。
存货与成本错配,2022-2024年自制半成品增长45.6%,而生产成本仅增长12.3%,表明大量基酒未转化为有效销售,存在资产虚增风险。
周转效率崩塌,存货周转率0.38次(2021年为0.42次),远低于迎驾贡酒(1.2次)、古井贡酒(1.5次),库存积压严重拖累现金流。
以山西汾酒为例,通过“青花系列”精准卡位次高端,同时控制渠道库存,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仅280天,显示其供需管理能力显著优于舍得。
三、渠道崩塌:经销商“大进大出”背后的信任危机
2024年,舍得酒业经销商净减少42家,批发代理收入下滑31.77%,暴露渠道生态脆弱性。
舍得酒业对经销商的折扣政策(如品鉴会、扫码红包)虽能短期刺激动销,但兑现周期长(部分折扣跨年度结算),导致经销商资金占用成本高企。2024年应付经销商折扣余额6.39亿元,同比增长44%,显示渠道利润空间被压缩。
批发代理收入占比超80%,而电商渠道占比不足10%,同为川酒企业的五粮液电商占比已突破15%。单一渠道结构下,经销商流失直接冲击营收稳定性。
舍得酒业未建立与经销商的长期利益绑定机制,如股权合作、利润共享等共赢策略,导致渠道忠诚度低,抗风险能力弱。
四、战略迷局:复星入主后的“摇摆”与“内耗”
四年内,舍得酒业四度更换董事长,从郭广昌、张树平,再到蒲吉洲、倪强,战略连贯性严重受损。
产品线覆盖50元至2000元,但次高端(500-800元)与中高端(200-500元)价格带重叠严重,导致资源分散。核心单品“品味舍得”增速放缓后,缺乏新增长点接力。
为追求老酒储备,舍得酒业持续扩产,年产6万吨原酒项目,但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46%,显示供需严重失衡。固定资产投资,如酿酒配套工程等项目,累计投入超20亿元,却未转化为有效产能。
对比同行,山西汾酒通过“青花20/30”精准定位次高端,同时控制渠道库存,实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而舍得酒业战略执行效率明显落后。
五、现金流危局:经营现金流转负的“冰山一角”
2024年,舍得酒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08亿元,同比暴跌199%,揭示盈利质量恶化。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7.67亿元,同比下降21.71%,而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达46.4亿元,占营收87%,显示大量收入依赖赊销与票据结算。
尽管营收下滑,但舍得酒业支付给职工的现金15.93亿元与税费22.29亿元仍维持高位,叠加存货占用资金52.19亿元,导致现金流枯竭。
贵州茅台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超600亿元,净现比达1.2,而舍得酒业净现比-2.05,盈利含金量极低。
六、舍得酒业的“自救”需直面几大核心矛盾
作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曾经辉煌,曾经牛。
按照它自己的说法,“舍得”诠释了胸怀天下的中国智慧,它希望能成为世界一流白酒企业。
想象真是太美好了,我们也盼望着舍得能早日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过,奋进路上还是要先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突破困难,才能一路向前。
郭广昌接手舍得酒业后表现如何,看看它的财报就知道,复星一系列战略调整造就了今天舍得酒业的市场面。
企业发展需要喊口号,但更需要脚踏实地去兑现“质真,人善”。未来,舍得能不能重塑市场,再现辉煌,几大矛盾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在国内众多酒企都在大打老酒牌时,舍得如何与众不同,如何匹配市场需求,避免盲目扩产而陷入过高库存?被重创的经销商如何重建信任?去库存与增速如何平衡?
上述这些问题舍得酒业至今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不过,他们倒是先解决了那些给它指出问题的自媒体,他们坚信一个“清朗”的网络环境,有利于他们实现伟大的百年目标。
祝福他们。
发布评论
评论